关闭
参展范围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50万亿 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今天,我们将结合上述两则重磅消息,阐述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以及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前景。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如何

正如上文所述,7月5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新态势进行了精彩解读。


(图源: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余晓晖指出,总体看,2022年,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5个世界主要国家的数字经济总量为31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58%,较2016年提升约11个百分点。

产业数字化持续带动5个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占数字经济比重达到86.4%,较2016年提升2.1个百分点。


(图源:中国信通院)

从国别来看,2016-2022年,美国、中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数字经济规模分别增加6.5、4.1万亿美元。

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复合增长14.2%,是同期美中德日韩5国数字经济总体年均复合增速的1.6倍。

德国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连续多年高于美中日韩4国,2022年达到92.1%。

具体来看,余晓晖表示,全球各国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发展,在数字技术与产业、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等领域积极抢抓发展机遇。

数字技术与产业领域,全球5G快速发展,截至2023年3月,全球5G网络人口覆盖率为30.6%,同比提高5.5%。

人工智能产业平稳发展,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收入达4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3%,2023年第一季度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异军突起,成为最热门的投融资领域。

全球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稳步发展,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达1032家,较上年增加10家。

产业数字化领域,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进入规模化扩张和深度应用阶段,数字化转型应用领域由生产研发向供应链协同、绿色低碳方向延伸,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转型的重要支撑,加速与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逐步推动形成平台化、开放化、无线化、智能化的新型产业形态。

数据要素领域,近年来,各国将行业数据空间作为数据流通的关键基础设施,持续打造产业生态合力。

主要经济体加快数据空间建设探索,欧盟在《数字欧洲计划》统一体系下,多主体协同推进公共/行业数据空间建设;美国依托云基础设施优势,面向数据流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加强行业数据空间应用牵引,开展行业龙头与初创企业产业生态培育。

北京出台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招

在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式上,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指出,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尹力表示,北京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丰富,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了一批领先科技创新成果,汇聚了一批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头部企业,数字经济已成为最活跃的增长新动能。

“面向未来,我们将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进一步加强数字技术创新,推动形成更多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加强算力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尹力指出,主要包括以下四点措施:

1、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标杆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

2、进一步深化智慧城市建设,前瞻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更大规模场景开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持续赋能。

3、进一步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重点民生领域数字化水平,积极发展数字消费,提高大众数字素养,为群众创造美好数字生活。

4、进一步加强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推动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建设数字贸易示范区,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制定,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开放包容的环境。

7月5日,《中国证券报》称,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力争到2030年,北京市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

针对北京数字经济发展,《中国证券报》指出,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盘和林认为,《实施意见》表明了北京市发展数字经济的态度,尤其是在推动数据要素流通方面,北京市积极促进数据交易市场的形成,势必能够壮大北京市的数字产业,尤其是数据基础产业的发展。

北京是全国数据中心,大量的公共数据都汇集在北京,北京拥有充沛的数据资源,又是科技中心,有很多知名的科技公司,这为北京应用数据、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联系我们

2025中国信息通信展组委会
电话:021-59781615
联系人:张峰
手机:13162209353(同微)
E-mail:8537536@qq.com
http://www.iac-expo.cn